更新日期 : 2020/06/26

  港區國安法的訂立引來全港巿民的關注和討論。首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認為,人大為香港立國安法是可以理解及合理的,然而,他也提出一些具體建議以保障人權。大律師公會副主席,資深大律師葉巧琦則反對透過基本法18條立法,由人大替香港立法,對此做法的法律基礎存疑。她提到港區國安法牽涉人權自由,如立法勢在必行,希望政府廣泛諮詢法律界及巿民。我們求主保守香港,並賜平安。

  在一年多以來,香港受著各方面的衝激,我們的心情難免忐忑不安、憂慮、忿怒或恐懼。然而,我們卻經歷主的同在和扶持。申命記三十二章10至12節,摩西的詩歌中,提醒以色列人,神對他們的眷顧,說:「耶和華在曠野之地,在空曠,野獸吼叫之荒地遇見他,就環繞他,看顧他,保護他,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鷹怎樣攪動巢窩,在雛鷹上面飛翔,展開雙翅接住雛鷹,背在兩翼之上,耶和華也照樣獨自引導他,並無外邦神明與他同在。」以色列人在埃及為奴之地受著埃及人的欺壓和苦待,經歷不少危難,及後神用大能大力拯救他們脫離埃及,到那流奶與蜜的迦南地,途經荒蕪沙漠之地,然而,神一直的引領著他們。

更新日期 : 2020/06/19

  港區國安法的訂立帶來不少港人的憂慮,美國種族歧視的問題激發很多的衝突。在人心不穩的情況,我們更需要多作禱告,「為人人祈求、禱告、代求、感謝;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要如此。」(提前二1)我們也要確知神在其中的作為。

  但以理書重覆提到一個真理,乃是神在人的國中掌權。(參但四17, 25, 32; 五21)但以理書第一章提到神將猶大王和神殿中的一些器皿交在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手中,他便將器皿從猶大地帶到巴比倫神明的廟裏。(但一2)但以理書五章提到日後的巴比倫王伯沙撒將從前擄來神殿中的器皿拿來,和大臣、王后、妃嬪用這器皿飲酒,讚美巴比倫的神明。忽然有人的指頭出現,在燈臺對面王宮的牆上寫字。伯沙撒王面色變得青白,心裏驚惶。隨後伯沙撒王請但以理講解牆上所寫的文字的意思。

更新日期 : 2020/06/12

  在現時的香港,我們面對很多的挑戰。疫情緩和了,但仍需謹慎防疫的措施,不少人因疫情的影響而失去工作或收入,面對沉重的經濟壓力。港區國安法自定立後,引起不少人的憂慮,面對著各樣挑戰,我們需仰望掌管萬有的神。

  在出埃及記十七章8至16節,記載以色列人出埃及後,走在曠野之路,面對著亞瑪力人的襲擊,他們仰望神,得到神的幫助。面對這場爭戰,摩西一方面請約書亞選出人來,出去與亞瑪力人爭戰,另一方面摩西在山頂上,手裏拿著神的杖。這應戰的方法是人盡上自己的本份,並且倚靠神的幫助。當神呼召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神吩咐他手裏要拿著祂的杖,用它來行神蹟(出四17)。杖本身沒有神奇的力量,它只是象徵著神的同在和能力,真正的能力是來自神,正如神應許摩西說:「我必伸出我的手,在埃及施行我一切的神蹟。」(出三20)

  面對著挑戰,我們需按著神的心意,付上我們的努力,然而我們的倚靠在乎神,在這段經文中,提到「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就得勝。」摩西的舉手代表著倚靠神。當以色列人倚靠神,神便使他們得勝。同樣我們藉著禱告,神便幫助我們。然而,這不是說我們所想望的都得到實現,而是神必聽我們的禱告,按著祂的心意成就祂的計劃。

更新日期 : 2020/06/07

  港區國安法已被定立,草案細節日後才得知曉。根據明報委託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所作的一項民意調查,有64%受訪者表示反對中央繞過立法會為香港立國安法,而支持立法的有24.3%。選擇「一般」的巿民有9%。這報告反映了不少人憂慮國安法影響港人的人權和自由,亦有部份巿民沒有這些憂慮,但無論如何,我們各人都是非常關注國安法的事情,而作為信徒,我們更要仰望我們的主。

  這些民意的調查都能反映巿民的心態,在列王紀上三章8至10節,所羅門王接續大衛作以色列的王時向神祈求說:「僕人住在祢揀選的百姓中,這百姓之多,多得不可點,不可算。所以求祢賜僕人善於了解的心,可以判斷祢的百姓,辨別是非。不然,誰能判斷這麼多的百姓呢?所羅門因為求這事,就蒙主喜悅。」管治百姓實在是艱巨之工作,所羅門王所持的態度是謙卑。他稱呼自己是僕人,身份是卑微的。他所服侍的百姓不是屬於他自己的,乃是神的百姓,是屬神的,故此要好好的按神的心意作管治。

  所羅門謙卑,知道憑著自己的力量不足以管治如此多的百姓,他祈求神給他善於了解的心,其直接的意思是一個聆聽的心,明白神的心意,並按神的心意行事。箴言書三十一章9節提到作君王的要行公義,說:「你當開口公義判斷,當為困苦和貧窮的人辯護。」當政者需以公平公正對待人民,聆聽人民的心態和憂慮。

更新日期 : 2020/06/07

  港區國安法的定立帶來全港巿民的關注,有的擔憂言論自由會被收窄,但也有的沒有這掛慮,我們各人也許有自己的揣測,但確實知道和掌管未來的是神,我們可以安心跟隨祂。

  聖經往往提到神引領著信徒,當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後,在茫茫的曠野路,神引領著他們。出埃及記四十章38節,提到「在他們所行的路上,在以色列全家的眼前,白天,耶和華的雲彩在帳幕上,黑夜,有火在雲彩中。」雖然我們身處政治不定的香港,但我們有著神的指引,我們可按著聖經的教導,和神在我們內心的引導而行。

  神的引領,我們往往不能完全明白,但我們要學習順服和信靠。民數記九章17-18節,提到「雲彩幾時從帳幕上升,以色列人就幾時起行;雲彩在哪裏停住,以色列人就在哪裏安營。以色列人遵照耶和華的指示起行,也遵照耶和華的指示安營。雲彩在帳幕上停留多久,他們就留在營裏多久。」當時神讓他們停留一天,或數天,又或是一個月,或更長的日子。以色列人大概無從想像為何神要如此安排。然而聖經強調他們「遵照神的指示」而行。

更新日期 : 2020/06/07

  香港新冠病毒疫情緩和,社會上一些防疫措施也將放緩,教會的聚會也將陸續恢復。某個程度上我們將恢復以往的生活,但從另一角度,我們將面對不少改變和挑戰。

  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最近發出的警告,新冠疫情揭露全球的不平等,或引致30年來首見人類發展倒退,例如在教育上和生活水平的倒退。香港在政治上的不穩定也帶來莫大的挑戰。從客觀的因素來看,前面的境況似乎是暗淡的,但當我們仰望神,我們有著不一樣的眼界。傳道書七章13和14節「你要觀看神的作為,誰能使祂所彎曲的變直呢?順利時要喜樂;患難時當思考。神使這兩樣都發生,因此,人不知將會發生甚麼事。」經文提醒我們神是掌管歷史,掌管將來,而神的作為,人不能改變,祂所彎曲的沒有人能使其變直。

  神的作為我們雖然不能完全明白,但這一切都是基於祂的公義和慈愛而施行的,並有著祂所要達成的目的,正如三章11節,提到「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有了這份認定,我們便有內心的平安和有正確的態度來面對。所羅門王提醒我們順利時要喜樂;患難時當思考。思考這事情上有著神絕對的掌權,思考我們在患難中如何靠神的恩典去面對和成長。神將順利患難這兩種事情發生,而人是無法預測將要面對什麼的境況,以致我們體驗到自己的有限和渺少。

更新日期 : 2020/06/07

  在疫情中,香港和其他不同國家一方面施行防疫措施,而另一方面先後放寬社交和經濟上的運作,取得這兩方面的平衡,確是極難之事,例如現在疫情仍嚴重的美國,政府想快些恢復經濟的運作,但不少醫學界人事擔憂這會帶來新一波疫症的爆發。作適時措施是非常重要。

  我們留意疫情的變化和專業人士的意見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仰望掌管萬物的神,傳道書的作者所羅門王在第三章1節提到:「凡事都有定期,天下每一事務都有定時。」世上所有的事情都在神所指定的時間發生,例如人的出生和死亡,人生的各種際遇,成敗得失,人際間的愛與恨,情緒的喜怒哀樂,這一切都在神的掌管中。我們現在所經歷的疫症,正讓我們體會「生有時,死有時」的真理。在疫症中失去生命的,我們會感到痛心,正如經文提到「哭有時,笑有時」。我們要保持社交距離,經歷到「懷抱有時,不抱有時。」我們的工作和收入可能受到影響,這些事情令我們感到世事變幻無常。傳道書告訴我們人會經歷順境,但同時也會面對著逆境,我們往往只願意接受順境,而當面對逆境時,我們會感到難過和無奈,這是很自然的。然而,我們要想到神在其中掌管,以致我們能在神的恩典中去自處和應對。

更新日期 : 2020/06/07

  本週主日是母親節,不少兒女預備如何在疫情中與父母慶祝和相聚,在外吃飯也要考慮社交距離的限制。我在這祝願各位母親有個愉快蒙福的母親節,而作兒女的多體驗母親的愛和盡上孝敬母親的心,雖在疫情中,無礙這彼此相愛的表達。

  在以弗所書六章2至3節,神勸勉作兒女的「當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母親往往為兒女付出無私和犧牲的愛,我們的起居飲食穿衣,她們都悉心照顧。記得我母親為我讀小學時冬季的校褸作縫補,以致它能更貼身和保暖,這幅愛的圖畫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雖然我們的母親不是完美,也許不善於表達,但他們對我們養育之恩情,我們需作回報。

  作兒女的要把握機會孝敬父母,他們隨著年日而衰老。孝敬包括物質的供應和尊重,主耶穌在馬太福音十五章4至6節,提到假冒為善的法利賽人聲稱自己已將物資奉獻給神,不需再向父母在這方面行孝,這做法是絕對錯誤的。我們不只在物資上供應父母,尊重和關懷尤其重要。用時間與父母傾談,聆聽他們的心聲和所掛慮的事情是非常重要。

更新日期 : 2020/06/07

  在疫情中我們需保持社交距離,有助於防止病毒的傳播。我們平時與親友或弟兄姊妹相約共聚、飲茶聊天的活動,大部份停止了。我們經常要面對著自己或在家中的親人,有些時候難免感到孤單。

  華爾街日報提到歐美的國家在疫情下實行「居家令」,一些學者指出,長期隔離使人減少與人面對面溝通機會,增加人的壓力。美國一位大學教授霍爾特-倫斯塔(Julianne Holt-Lunstad)說:「人類是社會動物,在群體中感覺較安全。若我們與他人缺乏親近感,我們的身體就會作出反應。我們的大腦會發出與戰鬥或逃跑相關的信號,令我們處於高度戒備狀態。」我們在這疫症中不知不覺地承受了因被隔離和孤立而來的壓力。

  這些難處可能仍要維持一段時間,我們不容易找到解決辦法,但我們得著安慰是神與我們同在,使我們得著力量。主耶穌在約翰福音提到神賜下聖靈給我們說:「祂就是真理的聖靈,是人不能接受的。因為他們既看不見祂,也不認識祂;你們卻認識祂,因祂常與你們同在,也要在你們裏面。我不會撇下你們為孤兒,我必到你們這裏來。」(約十四17至18)主耶穌應許我們三位一體的神與我們同在。我們在孤立中卻不致孤單,在重重壓力下可將憂慮卸給神,因為祂顧念我們。(彼前五7)

更新日期 : 2020/06/07

  因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緣故,我們的崇拜改為直播進行,而每月一次的聖餐也因此停止了數個月,然而我們沒有停止聖經中記念主的默想時間。教牧同工經過思考聖餐的意義和實際處境的安排,決定嘗試在五月份透過在網上,我們一起同領聖餐。讓我們在此一同重溫聖餐的意義,以致聖餐不流於遵守表面的禮儀,而是讓神建立我們生命的時刻。

  路加福音二十二章14至23節記載了主耶穌設立聖餐。其主要的意義是讓我們記念主為我捨身的大愛,成就救恩。當晚主耶穌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遞給他們,說:「這是我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飯後祂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為你們流出來的。」聖餐的餅和杯是象徵著主的身體和血。當我們領受聖餐時是表明我們確信主的救恩。我們的相信不是停留在頭腦上,我們吃進主的餅,喝進主的杯是表示生命的連結。主將自己的生命全然捨棄為了拯救我們。這是一份何等奇妙測不透的愛。

  當主耶穌面對十字架的苦難,聖經形容主驚恐起來,極其難過。(可十四33)主耶穌是滿有權柄,祂屢次安慰門徒不要怕,但祂卻經歷驚恐。在禱告中,祂求父神將這個苦杯撤去,然而主順服父神,願意照著父神的心意走上十字架的道路。創造天地的造物主竟然被受造的人用最殘酷的方式置於死地。我們可見人罪性的可怕,同樣也體會到神奇妙的恩典和大愛。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