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 : 2025/04/17

    「復活的盼望」

  復活是基督教信仰一個核心的真理。這真理使基督信仰與別的信仰作一區分;別的信仰往往強調人要以好行為得到生命的解救,死後能到美好的天堂,但基督信仰指明人有罪性,唯有藉著相信主耶穌為人的罪死而復活,信徒才能有新的生命,能作出好的行為,並得著永生復活的盼望。

       新加坡前總統李光耀在2013年的著作《李光耀觀天下》不忌諱地談到死亡,並希望過世後能見到他所愛的太太,但他相信這是不可能的。世人面對死亡,難以有把握的盼望。然而,聖經告訴我們信徒有復活的盼望,將來可以在主裏與信徒相聚。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五章說明信徒有復活的盼望,而這盼望是來自基督的復活。

更新日期 : 2025/04/12

    「堅守主名

  我們身處在異教林立的地方,我們的信仰往往受著衝擊,若不謹慎,可在不知不覺中被影響而失去對主的忠誠。

更新日期 : 2025/04/05

    「至死忠心」

  我們活在世上難免經歷苦難,例如身體的病患,人際間的張力,又或因著信仰的原故而受著逼害。我們會否持著受苦的心志,面對各樣的苦難呢?

  在啟示錄第二章,使徒約翰寫信給士每拿教會。這教會是位於今天土耳其西邊近沿海一個繁榮的城巿,偶像廟宇林立。在城中有猶大人的社羣,他們與當地敬拜偶像的非信徒逼害基督徒,故士每拿的教會受著患難。主對他們說:「我知道你的患難和貧窮—其實你卻是富足的。」(啟二9a)受著逼害的信徒因在社會中被排擠,經濟狀況相對較差,然而主給他們安慰;主知道他們的困境,並認定他們的生命是富足的。

更新日期 : 2025/03/29

    「神是我的倚靠」

  本年的香港中學文憑試(DSE)已於二月初步開始,全面的考試將於整個四月進行。應考生需付出莫大的智力、體力和心力面對這個考試,而家長面對的壓力也不少,我們祈求主帶領應考生得著祂的保守和平安!

  中學文憑試確是一個重大的考驗。除了這考驗,我們的人生還有一個又一個,大大小小的挑戰。大衛作為以色列人的領袖,他面對外族的爭戰,本國君王掃羅的追殺,還有屬下將領的陰謀,然而神一一的帶領他渡過。在詩篇十八篇,大衛述說他經歷神的幫助,在艱難中倚靠神,得著勝利。

更新日期 : 2025/03/22

    「滿有恩典和真理」

  教會宣講神的真理,而真理是人藉著信,從而生命得著轉化,生出愛心。整個教會或個別信徒都應有著恩典和真理的內涵。

  在啟示錄中,主耶穌藉著使徒約翰寫信給七間教會,堅固和勸勉他們成長。主對以弗所教會說:「我知道你的行為、勞碌、忍耐,也知道你不容忍惡人。你也曾察驗那自稱為使徒卻不是使徒的,看出他們是假的。」(啟二2)以弗所的信徒在持守真理和服侍神上是很不錯,並提到他們會為主的名勞苦而不困倦。(參啟二3)他們對主忠心。若以現今的時代來說,以弗所教會在講壇和主日學純正教導神的話語,又舉辦辨別異端的講座,並努力為主作服侍,發展不同的事工,似乎是一間美好的教會。

更新日期 : 2025/03/14

    「關心神所關心的」

  感恩上週教會舉行關愛年會,我們邀請了葉陳小娟博士在崇拜中分享信息,以神的話語鼓勵弟兄姊妹將我們的資源和生命投放在永恆的福音使命上。我們如何投放我們的生命?只關注自己的生活?還是關心神所關心的。

更新日期 : 2025/03/08

    「常常喜樂」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經歷挑戰和艱難,神卻應許信徒得著主的平安和喜樂。我記得初初信主的日子,常想到自己是信徒,為何沒有感受到主那份喜樂?特別當我面對壓力的時候,情況就更差了。

       所羅門王在傳道書提到人生是虛空,人無從掌握自己的際遇和生命,而人世間充滿著欺壓,不公不義的事情。然而,當人認定神是生命的創造者和萬事萬物的主宰,人可以持著敬畏和順服神的心,積極喜樂的渡過人生。

更新日期 : 2025/03/01

    「牧己牧人」

  在過去的週二及週三牧者和辦公室的同工舉辦退修會,主題為「牧己牧人」。牧者的職責是牧養群羊,但自己也需要被神所牧養,跟隨聖經的教導,謹守自己屬靈的生命。這不單是牧者的學習,也是每一位信徒的學習。

  在提摩太後書,保羅勸勉提摩太「靠着神的大能,與我為福音同受苦難。」(提後一8)保羅不以福音為恥。

更新日期 : 2025/02/21

    「勝過自我」

       在這一陣子,「自我」這個人性的問題,在我的思緒中不斷出現。

  「我」既有主觀的存在也有客觀的存在,主觀的我展示於人前的,是我的態度,是待人接物的態度。還有我的性情、我的價值觀、我的夢想與期望、我的信念等等,都是主觀的我所擁有的內容,這些元素主導著我對人對事的態度。客觀的我則是身體上的展示,體形、力量、智力及身處的生活環境,這些元素既是「我」的具體呈現,同時也是在塑造著客觀的我。

  隨著年日的推移,客觀條件在不斷的變化,對我的成長有各方面的影響。年長了也許變得老練了,對生活的要求也進入了不同的層次,環境的改變或多或少的影響了主觀的我在當下的取捨。變得世故還是保持初心?變得智慧了,還是更計較了?

更新日期 : 2025/02/14

    「猶有餘香」

      這幾天來,家中的水仙花香氣,為我們在忙碌的生活帶來一點心情上的「轉移」,我和師母每次在「她」面前走過時,都有一陣撲鼻清香迎面而來。今早想起了聖經中提及的「基督馨香之氣」,那是很多很多年前,在我剛信主的時候,從年長牧者裡聽到給我們弟兄姊妹的鼓勵說話。他說我們要把這因為耶穌基督的救恩,在我們身上生發的生命力展現出來;叫人感受到耶穌基督賦予世人的恩典是何等的美麗、何等的有力。

「感謝神!祂常率領我們在基督裏得勝,並藉著我們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因為無論在得救的人或在滅亡的人當中,我們都是基督馨香之氣,是獻給神的。」(哥林多後書二14-15)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