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 : 2024/06/22

「在會中述說神的作為」

      教會在本年六月第二週的崇拜中,邀請了一位姊妹作見證分享,逑說神在她生活中奇妙的作為,將榮耀歸給神。弟兄姊妹也藉此一同得著鼓勵,更多體驗在教會內互為肢體,彼此關懷和支持。在神的恩典中,我們嘗試每兩個月安排一次肢體的見證分享。

      在詩篇一百十一篇1節,詩人說:「哈利路亞!我要在正直人的大會和會眾中一心稱謝耶和華。」詩人有稱謝神的心。當我們經歷神的恩典,我們都會內心感謝神,但詩人沒有停留在個人的感恩,而是盼望與別人分享,讓別人也體會神的美善,一同讚美神。

更新日期 : 2024/06/15

「孝敬父母」

       本週教會舉辦父親節福音主日,邀請了陳啟興牧師宣講信息。我們孝敬父母,甚願他們得到福音的好處。

      在以弗所書六1-3,保羅勸勉信徒說:「作兒女的,你們要在主裏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當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保羅強調作兒女要在主裏聽從父母,一方面按著主的心意聽從父母的教導,敬重他們;而另一方面有著主話語的真理下聽從父母,以致我們在服從父母的同時,不會違背神的教導,而最終讓父母得著神的祝福。

更新日期 : 2024/06/08

「撕裂心腸」

       我們在生命中,需常常檢視自己的內心,看看自己有否得罪神的地方。我們的危機,往往是見到別人的不是,卻忽略了自省。

      昔日神的子民以色列悖逆得罪神,便落在神的紀律懲罰中。神在摩西的律法提到以色列人在神給他們應許的迦南地,即今日的巴勒斯坦居住,但若他們悖逆,他們便不能安穩居住在那地。神說明其中一個紀律是「你撒在田裏的種子雖多,收的卻少,因為蝗蟲把它吃光了。」(申廿八38)先知約珥提醒當時的以色列人面對蝗蟲為患,是神對他們的懲罰,他們要悔改歸向神。蝗蟲帶來的禍患是嚴重的;牠們吃盡農作物,帶來饑荒。1915年,巴勒斯坦地便發生了蝗蟲之災,摧毀夏季及秋季60%至100%不同種類的農作物。

更新日期 : 2024/06/04

「賜智慧和力量的神」

       信徒有著寶貴的福份,乃是藉著禱告經歷神的恩典,也藉著這些經歷,讓我們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

       但以理身處於艱苦的境況,以色列被強國巴比倫的欺凌和入侵,但以理與其他國民被擄到巴比倫。當但以理經歷危機,他便向神禱告,懇求神的幫助,便經歷神的恩典。但以理書第二章記載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造了一個夢,使他心意煩亂,他召來當地的術士和智慧人,要他們將夢講解,但連夢境是怎樣也不告訴他們。結果沒有人能為夢作解說,於是王大大震怒,吩咐滅絕所有智慧人,連但以理和他三個同伴,也將要被殺。

更新日期 : 2024/05/25

「幸福」

      最近看了一部日本電影,內容是以探討生活意義為主題,透過「安樂死」這個現實環境張力來帶出人在痛苦中的掙扎。在影片的結束部分,一位長者向醫生訴說自己坎坷的人生時說道:「我的人生沒有快樂,只有痛苦。」那醫生溫柔地問長輩:「有甚麼一刻的片段讓你感到幸福的嗎?」老人默默的想了一想,滿足地說:「那倒是有不少的。」然後鏡頭就集中在老人家的微笑上。

更新日期 : 2024/05/25

「掌管生命,掌管歷史的神」

     我們活在世局動盪之秋,經歷社會的變遷,不少人感到無奈無力。無論信徒活在不同的年代或處境,在主裏生命的本質不會改變,神的慈愛和信實也不會改變。

      但以理書記載但以理和他三個朋友哈拿尼雅、米沙利和亞撒利雅的事跡。他們少年時和其他少年人從本國以色列被擄到巴比倫,他們學習當地迦勒底的文字和語言,名字也被改為巴比倫偶像有關的意思。他們的自由、文化和信仰都受著限制,然而,他們在夾縫中活出神所賜美好的生命。

更新日期 : 2024/05/11

「當孝敬父母」

       本週教會舉辦母親節福音主日,盼望弟兄姊妹一同按著神的心意孝敬父母,讓他們得著主的祝福。

       主耶穌在世上作救贖工作的時候,祂孝敬父母,給予我們美好的榜樣。主耶穌以順服天父的旨意為首來孝敬父母。我們若持著敬畏神的心,我們孝敬父母的心態和方式便有著正確的方向。

更新日期 : 2024/05/04

「福音已托付了我們」

       每位信徒在某程度上都盼望別人得著福音的好處,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卻少了對傳福音的逼切性,或丟淡了那份熱誠。

       神呼召以西結先知向以色列人宣講祂的話語,立他為守望者,向他說:「人子啊,我立你作以色列家的守望者,所以你要聽我口中的話,替我警戒他們。」(結三17)古時候一個城巿會設立守望者,他要謹慎地看守城巿,若見到有任何危險,便要快快提醒巿民防備。同樣,以西結要作一個守望者,替神警戒以色列人,因神的審判快要來到,他們要悔改,離開惡行。

更新日期 : 2024/04/27

「坐著為王的神」

       現今世局紛亂,俄烏戰爭未停,以巴戰爭持續,其他一些國家也介入在其中。在這緊張的情勢下,歐美、中東和亞洲的國家紛紛加強軍備。動盪的世局令人擔憂,我們卻要仰望神,因祂是掌管萬有的主,祂坐著為王。

更新日期 : 2024/04/20

「共享愛筵」

       早期的教會,信徒守聖餐的時候會一同有聚餐,以建立在主裏彼此的友誼。這些聚餐強調因著主救贖的愛,信徒得被建立成為彼此相愛的群體,故稱之為「愛筵」(參徒二46;猶12)根據聖經學者赫爾曼Ÿ維爾德曼(Herman Veldman),早期教會在聚會中,先有神話語向所有人宣講,然後信徒留下,共進愛筵,享受弟兄姊妹各自帶來的食物,並有向神禱告和感謝的時間,最後便同守聖餐。維爾德曼所提到的聚會形式只是概括的情況而不是絕對的禮儀程序。在主後100至250年,信徒將聖餐和愛筵分開。時至今天,一般的教會有聚餐,同樣有著建立信徒彼此相愛的意義,而有一些宗派,則以不同的形式,彷效早期教會舉辦「愛筵」。

頁面